小说九九 > 妃临九天 卷一·重生改命数(下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5 页

 

  心慈良善是好德性,怕就怕她日后嫁人吃大亏,当奶奶的会心疼。

  “奶奶,忙过这阵子,咱们带母亲一起到万佛寺里上香吧?”

  重生后,她越发笃信佛法,她相信神界有那么一把尺,掌管人间不平事,她但愿神佛庇佑苏致芬,佑她此生平顺。

  “自己想玩,还拉上人,何况人家都还没允下呢,你就口口声声喊母亲?不怕希望大失望也大?”

  “不都听说苏家姑娘性子好,是个极讲道理又会讲道理的人,怎会吝于施人恩惠?”

  对于这点,她毫不怀疑,前世便是杨秀萱刻意给苏致芬添堵,她也没反对过让兄妹俩寄入她名下,今世由老太爷、老夫人出面,己是给足里子面子,她没道理不应承。

  “是,你说的都有理。”老夫人笑着拍拍黎育清的手背,随后正了正神色道:“清儿,有一件事……你心底得先有个谱。”

  “是。”黎育清见老夫人正色,她敛起笑意,望向祖母。

  “皇上似乎有意立太子。”

  这么早?她记得似乎还得等个三、四年才会立,不一样了……

  “什么时候?”黎育清问。

  “也许明年春、也许明年夏至过后,端看这场与梁国的仗会打多久。”

  黎育清屏气,倘若世事没改变,这场由齐靳领军的战争,年底之前就会结束,而且是大赢,他将梁国一半江山给划为大齐国土,从此梁朝欲振乏力,再成不了气候。

  这场战役让齐靳声名大扬,连三岁小儿都知道大齐王朝有个威风凛凛的战神——平西大将军,从此之后,他南征北讨,在未来的三年内建立无数功勋,邻近诸国再不敢小觑大齐。

  只不过三年后……齐靳将会战死沙场,世子爷与平西大将军的名号,落在弟弟的头上。

  前世她听见这个消息时,心里头只浮上五个字——为他人作嫁。

  想起那个冷然的男子,想起他的善意,想起他待哥哥的心思,心头微温,她期待他过得好、过得幸福,期待他得到衷心想要的……

  之后,齐镛来过黎府两次,说是跟着老太爷学习,但黎育清明白,他们是在商讨朝堂局势,在祖父几次出手帮衬下,齐镛不但得到皇帝的关注,还一步步夺得更大权势,如今朝堂风向略略改变,大皇子不再是太子唯一人选,尤其在去年围场狩猎受伤后——他的腿伤一直未愈。

  “所以爷爷决定回京城了吗?”

  若情势如老太爷所料,三皇子成为太子,那么便代表皇帝下定决心要铲除康家这颗毒瘤,立太子是第一步,紧接着雷厉风行、康家支脉将一个个被刨,问题是……康家会就此低头顺服吗?

  不会,皇后有两个儿子,大皇子不济还有五皇子呢,康家定然不会收手。

  换言之,针对三皇子而来的种种阴谋暗计不会断,若老太爷在此刻重返朝堂,不但是依了皇帝的心意,还将是三皇子的最大助力,老太爷为了黎家后代子孙,明知道艰难重重,定不会畏惧。

  “对,这两年情势不稳,老爷有意让育岷、育莘晚两、三年再参加科考,不过会将他们带在身边历练,而奶奶和郑嬷嬷与德贵妃有旧,为助三皇子一臂之力,也会跟老爷上京。”

  第十一章 去母留子的真相(2)

  “那清儿……”又犹豫了,她想留下好好帮苏氏一把,却又舍不得奶奶哥哥和郑嬷嬷。

  老夫人哪会不明白,她这副表情是不舍,但现在不是让她出头的好时机,在京里,什么小事都可以被拿来大作文章,何况清儿这副好容貌,若是引得大皇子、五皇子目光,企图藉由清儿拉拢黎家,这不是给老爷添堵吗?

  “青儿,你明白的,二夫人那性子……现在有媳妇帮衬着,才勉强能将中馈之事撑起来,你那两个嫂嫂也是温和敦厚之人,可萱姨娘却是个不安生的,就怕新妇进门,她会借机闹得家宅不宁。别怪奶奶狠心,奶奶非得把你给留下来,给苏氏当个帮手,你能理解吗?”

  黎育清点头,这两年,杨秀萱温柔贤德的形象是彻底破坏殆尽了。

  黎育岷是个心机深的,他总有办法让杨秀萱的计谋现形于众人眼前,偏偏杨秀萱没弄清楚自己是着了谁的道,还以为自己运气背,大过小错不断,过去两年往庙里捐的香油钱都快将她榨干了。

  初初解除禁足令时,为夺回中馈,杨秀萱买通看管库房的丁嬷嬷偷出三千两银子,企图诬陷庄氏自肥,没想到事情尚未发作,丁嬷嬷的儿子便因为赌债还不出来,被人给打断两条腿送回黎府,为救儿子一条命,丁嬷嬷不得不替儿子将赌债给还清,事情这才爆发出来。

  当然,丁嬷嬷的儿子被诈赌,这背后有黎育岷的影子,只不过满府上下无人知晓。

  庄氏从丁嬷嬷房里搜出剩下的一百多两时,气得破口大骂,硬要把丁嬷嬷一家人发卖出去,还是老夫人眼利,心知区区一个下人,连百两银子都没见过,怎敢一口气吞掉三千两,这一查二查的便查到杨秀萱头上。

  丁嬷嬷把偷来的银子上缴到杨秀萱手里,而杨秀萱给了她三百两酬庸。

  此事查清,老夫人按兵不动,将案子结在丁嬷嬷身上,看杨秀萱还否有后招。

  果然,年底至,杨秀萱管过的庄子送来节礼,管事报了个欠收,本该卖两、三千两的粮米,却只收得七百多两银子,老夫人没多话,将银子收下,把人给打发回去,却暗中派人到所有的庄子里彻查一遍。

  不查还好,这一查,竟查出过去几年当中,杨秀萱从公中贪的银两至少有三、五万两。

 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,庄氏没有应对法子、只会跳脚,说要逼到杨秀萱跟前,让她把银子给吐出来。

  这次老夫人也气得不轻,但为了四房尚未议亲的黎育风、黎育武、黎育文,老夫人还不想动杨秀萱,何况嫡妻未进门,柳姨娘又是个扶不起的阿斗,四房总得有人管着。

  还是黎育岷精明,想了个计策,透过黎育清的嘴报与老夫人知晓。

  杨秀萱并不懂得营生,娘家也没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人才,这些年里,她习惯把贪来的银子拿去放印子钱,替自己挣些利息。

  老夫人同意黎育清提出的计策,先联合放印子钱的中人,以三成重利诱拐杨秀萱上当。

  有钱能使鬼推磨,放印子钱的,大宅大户里勾心斗角的事早见惯了,心想说几句话就有五百两银子入袋,哪有不肯的,于是编上一套谎话,不但诓得杨秀萱将手边的银子全数交出,还让她将放到别处的银子通通收回来,好挣这三成利息。

  银子交出去,收到第一笔利钱那天,杨秀萱乐得阖不拢嘴,而另一边,老夫人亦是咋舌不己,他们原本估算她贪了三、五万两,没想到真正拿到手里的,竟然有七万多两。

  黎育清知道此事时,多嘴插上两句,“放印子钱这样好赚,哥哥何必这么辛辛苦苦地挣个小官?”

  这话被老夫人听见,狠狠拧了她的脸,骂道:“小丫头,不怕死就把这话摆到你爷爷跟前说去,若是被外头人知道黎家放印子钱,黎家还要不要颜面?”

  接下来银钱入库、中人失踪,杨秀萱迟迟等不到第二笔利钱是急得跳脚,那可是她汲汲营营谋算多年的家当,连四老爷都不知道的私房钱啊。

  杨秀萱到处寻人,动作大了风声传出去,不多久,老夫人便传她到锦园问话。

  老夫人轻飘飘问:“外头传说,黎家姨娘在找放印子钱的中人,可有此事?”

  杨秀萱哪敢承认,这事若让老太爷知道,还能不几十大板把她给活活打死,她只能矢口否认,己经丢了钱可不能连颜面都给丢尽,再痛,也得含泪吞进肚子里。

  老夫人为此事还特地将府里女眷全数集合起来,叮嘱再三,绝不能做出有碍黎家名声之事。

  杨秀萱吃了大亏,转眼七万两银子只剩下几千两,她气得吐血,表面上却又得装没事,连大夫都不敢请进府,就怕被人知道她的心病。

  那段日子里,庄氏最乐意的事,就是上梅院同杨秀萱叙话,看她痛心疾首却还得装出笑脸的模样,乐得心情大好,不时往黎育清屋里送好东西。

  杨秀萱吐血,黎育岷更乐,成日喜上眉梢,下人见状,竟传出四少爷有心上人了,别人不懂,黎育莘、黎育清却明白,那是偿得夙愿。

  黎育莘道:“杨秀萱受的教训够了,放她一马吧?”

  黎育岷回,“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。”

  黎育莘说:“得饶人处且饶人。”

  黎育岷言:“你这般心软,如何能当杀人如麻的大将军?”

  见黎育莘不语,他又追问,“你难道从没有怀疑过,那七尺白绫到底是老太爷赐下的,抑或是杨秀萱的手段?”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