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九九 > 毒医忙养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32 页

 

  他从袖子里抽出考卷。「慕容公子,皇上有几道题,想请公子答答。」

  慕容羲接过考卷坐到桌前,飞快将题目浏览一遍,子璎跟着走到桌旁磨墨,她偷偷瞄上两眼,全是政治题,是她不擅长的领域。

  「别紧张,这是你推翻皇帝差评印象的第一步,好好把握。」她叮嘱。

  抬眉,看见子璎的忧心,慕容羲握住她提着墨条的手。「你说过,凭运气赚来的,早晚会因为实力输回去,我不想输,所以这一两年我很努力累积实力。」

  「我知道。」她相信运气,却认为运气是努力带来的附属品,没有能力的人,给再多的运气也抓不住。

  「别担心,这些于我并不困难。」

  他对她扬起一笑,漂亮的脸庞已够教人惊艳,再补上这样的笑脸,真会让人思思念念……倘若有朝一日,他不在她身边,她要拿什么来掩盖记忆中的笑脸?众人在旁说话,谈论的内容很「吸引」人,但慕容羲丝毫不为所动,谨慎专心地填写卷子。

  刘公公频频观察,发现这家伙和传言中完全不一样。

  半个时辰过去,他停下笔、吹干卷子,上前递交给刘公公,他没收起来却往桌上摆去,寇老拿起来看,只见他抚须轻笑、频频点头。

  他的认同让子璎放松,寇老是个很严格的先生,被他认同谈何容易?他们家阿羲有真本事的,对吧?

  他们家阿羲……这五个字让她的心又染上一层甜。

  第八章 女主角出现了(2)

  「进村时,我发现只有几亩稻田,其他地里种的都是马铃薯?」

  「是。」

  「不知以后会不会没人肯种稻米了?」

  「应该不会。」慕容羲回答。

  「为什么不会?」

  他看一眼子璎,这个问题他们讨论过了,子璎朝他点点头给予鼓励。

  「几个原因,首先饮食是一种习惯,祖祖辈辈都习惯以稻米、小麦为主食,要百姓改以马铃薯为主会有程度上的困难。

  「既然不当主食,需求量自然不会太多,农民种得越多价格就会越低。而价格便宜,意谓着穷人吃得起,饿肚子的百姓就会减少。只要喂饱百姓,抢劫掠夺、偷窃的情况便会减少。

  「从另一方面来讲,当价格低到一定程度,就会有农民开始评估,决定要不要继续种植,要不要回归市场机制。不过马铃薯肯定要种的,它多产、对土地的要求不高,就像今年喔灾,立即帮上大忙了。」

  「市场机制?那是什么?」

  瞿翊与刘公公对看,他为阿羲的表现感到骄傲,彷佛光圈加在自己身上。

  「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——如果里正能够每年、每季,将村民种植多少亩田地、小麦、玉米……等农作物上报县官,朝廷把这些资料汇整起来,不仅能让农政官更清楚全国的种植、收成、赋税,也能在灾荒发生时,知道从哪里调度粮食。

  「这样做还能提前预知,哪种农产可能面临过剩或不足的情况,如若不足就该奖励农民利用荒田耕种,假使过剩价格必然下降,农民无法赚得一年所需的话,就该考虑如何运送到别的州县,适时稳定粮食价格。」

  寇芹尧、夏琢闻言都惊呆了,他们没教过阿羲这些啊,他怎么会想得到?刘公公也诧异不已,这家伙果然已经不是吴下阿蒙。

  「那几亩稻田是你种的?」

  「对。」

  「为什么在田里养鱼和鸭子,是想养家禽赚钱?不怕它们吃掉禾苗?」

  「稻禾刚种下,幼苗时期自然不能养上,必须等到禾苗大到一定程度,不会遭受破坏才能放养,鱼还能换几个钱,鸭子可就不行了,如果养的数量太多,就有可能破坏稻田,原则上一亩地顶多养五到十只,在餐桌上加点菜还行,想靠它们赚钱很难。」

  「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养?」

  「鸭子和鱼可以吃掉虫害和田螺,它们的粪便能当肥料,让稻子长得更好,鱼鸭共养能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,省下不少施肥除虫的功夫。」

  「原来是这样。」

  「这两天就要收割稻谷了,如果刘公公感兴趣,可以留下来玩玩。」

  刘公公想了想,微哂道:「行,就留下来玩玩。」

  要留下来?那可就有的忙了,子璎问清楚来客人数后,立即回家备餐。

  翻出吴嫂子给的一筐苦瓜,再拿之前稻田鸭子攒出来的鸭蛋腌好的一瓮咸蛋,炒个苦瓜咸蛋,将刚摘下的大白菜做一道开阳白菜,虾米还是阿羲从小溪中捞晒的。

  她让教练三人组到田里抓回十几只稻花鱼,做成了酸菜鱼,肉质鲜嫩,虽养在田里却没有半点土腥味,另外还有一道葛仙米,又称水木耳,是种珍贵的食用蓝藻,营养丰富。

  最后就是重点戏了——马铃薯大餐。醋溜马铃薯,马铃薯炖肉,薯条配番茄酱,以及煎薯饼。饭后甜点是布丁、珍珠奶茶和小饼干。

  每一筷子、每个入口食物都让刘公公惊艳不已,本以为也就是蒸熟果腹的东西,没想到能够做出此等好风味。

  饭罢,刘公公留下子璎。

  询问过瞿翊的身体状况后,又说了些别的,对谈间他越发欣赏起子璎的不卑不亢、从容沉稳。

  「他们说不管是马铃薯或稻田养殖都是你的主意?你从哪里学来这些?」

  「师父游遍五湖四海,见识过的人事物很多。」

  「对,你师父当真是个人才,可惜折在后宫争斗之中,才会负气远行。你师父跟你提过这件事吗?」

  她垂眉摇头。「师父从不谈过往。」

  「江坤原是太医院的一把好手,宫里的娘娘生病,如若皇上点名江坤看诊,便代表那位娘娘受皇上高看。京城贵人有谁不想请他出诊的?倘若他来者不拒,恐怕早就名利双收,可惜他偏偏对毒物情有独钟。」刘公公叹道。

  「对毒物情有独钟……犯罪了?」

  「哪能呢,当年他制出来的毒粉,帮朝廷打了场大胜仗,从此声名鹊起,人人都晓得他的本事。皇上刚登基时身边女子不少,后来一个个没了,皇上心灰意冷,遂不再往后宫纳新人,为防止再添亡魂,皇上加派宫卫严加巡防,没想到梅妃还是中了毒,所有证据都指向陈贵妃和江坤。」

  「为何会扯到师父头上?」

  「陈贵妃出身民间,与江坤是同乡,听说两人年少时有几分交情,进宫后江坤对陈贵妃颇有照顾,而你师父擅毒,事情便落到了你师父头上。」

  「后来呢?」

  「江坤发狠,赌上性命、立下切结书,硬将梅妃从鬼门关拉回来,虽无法洗刷嫌疑却救下两条性命,陈贵妃禁锢冷宫,江坤被迫离开太医院,后来他云游四海再没人见过他。没想到他会回到京城,还教出你这个徒弟。」

  「梅妃中了什么毒?」

  「莫核散。」

  「莫核散?陈贵妃禁锢,师父离世,四皇子却身中莫核散之毒,这代表当年下毒之人还留在京城,甚至是……后宫?」

  刘公公微微一笑,轻点着头,「是。」

  所以……只能是董皇后了,两个小妃嫔无子无女弄死瞿翊有什么好处?

  「留你下来,是想给你提个醒。皇上龙体康健,这时候大臣急着站队,似乎是早了些,若秋娘子有空,写封信回娘家提点提点。」

  这句提醒是皇上开了恩,若非子璎立下大功,日后怕又……谁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四品官。

  她目光微闪,父亲终究是攀上二皇子了。

  轻浅一笑,子璎点头不语。女子不懂朝堂大事,在家从父、出嫁从夫,就不该掺和男人的大事。

  望着她淡然面容,刘公公不解。真不担心吗?那可是她的亲爹。

  「还有一事相求。」刘公公又道。

  「公公请说。」

  「太医建议,让皇上服用启阳固精丸,服用后身子果然康健许多。只不过吕太医铺子里卖的似乎没有四厶爵的药效好,秋娘子可知原因?」

  自从吕尊的药铺卖起启阳固精丸后,四合馆就断货了,皇上命人相询,发现两家的药丸皆出自一人之手。

  他还猜想秋子璎是谁呢,正打算找吕尊问个清楚,不料大水冲倒龙王庙,她竟是自己人,偏吕尊还傻着,直到现在尚且不知四厶口馆的药丸也是自家徒弟炮制的。

  望着刘公公的了然目光,他都査清楚了吧。「炮制启阳固精丸需要一味药——冬虫夏草,它生长在大雪山中不易寻得,价格比黄金贵,但师叔坚持要压价贱卖,希望平头百姓也能用得起,我只能换上别的药材。」

  「明白,秋娘子能不能另外为皇上制药?银子上头定不会亏待秋娘子。」

  皇上赏赐五百两黄金,足够她搜集药材,所以……犹豫片刻后她鼓起勇气问:「为皇上制药,算得上功劳吗?」

  「算。」

  「能否以此功求皇上一事?」

  「什么事?」

  「民妇想求皇上为家母申冤。」她起身跪地、一揖到底。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